作者:余飞
01
房价最低之城,迎来机场
这个城市,是鹤岗。
很多人认识鹤岗,是从几年前网络上对于鹤岗两三万一套房子的白菜价铺天盖地的报道开始的。
这座资源型收缩型城市是东北的具象化代表,人口不断流失之下,鹤岗如今的均价已经跌破2000元/平方米,依旧是全国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中倒数第一。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中国房价行情网
就是这样一个房价全国最低,人口只有89万(2020年七普数据)的小城市,机场建设即将动工。
就在近日,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和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联合批复新建黑龙江鹤岗萝北机场初步设计。
来源: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
这意味着,这座中国房价最低的城市,机场建设很快就可以动工了。
机场建设的流程,首先是选址获批,然后 得中央军委项目立项建议书,军委批复后,发改委就会批复。批复后就可以开工仪式。
事实上,鹤岗谋划机场十多年前就开始了。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 早在2013年,鹤岗机场项目就开始谋划,并于2016年纳入《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
2017年,鹤岗机场选址获得国家民航局批复。
2021年,鹤岗机场建设被纳入了《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同时,鹤岗机场建设也被纳入了民航局、国家发改委、国家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的《“ 十四五” 民用航空发展规划》。
2022年,鹤岗机场获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批复立项。
来源:国家民航局
今年4月份,鹤岗萝北机场总体规划获批。
如今又批复了其建设的初步设计。
这意味着,鹤岗机场的前期建设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就该正式动工了。
02
鹤岗为何能获批机场
根据各类批复的官方文件来看。
鹤岗机场最初的命名是“鹤岗梧桐机场”,之后官方信息中又出现了“鹤岗宝泉机场”的名称,之后无论是民航局、发改委还是其他部门,批复的文件都以“鹤岗萝北机场”命名。
从文件来看:
新建黑龙江鹤岗民用机场为支线机场,飞行区等级4C。
本期工程按年旅客吞吐量45万人次、货邮1600吨、年起降5360架次设计。建设1条2500m×45m跑道和2条垂直联络道,双向设置Ⅰ类仪表着陆系统,建设6500平方米的航站楼和6个C类机位站坪;建设1座塔台和800平方米的航管楼以及空管、供电、供水、供热、供油等设施。
鹤岗作为一个普通地级市,2024年的GDP仅380.2亿元,飞行级别能够达到4C级别的机场,已经很不错。
关键问题来了,鹤岗为何能获批机场?
鹤岗,作为典型的“收缩型城市”,长期受资源枯竭、产业衰退影响,人口持续外流,还因房子“白菜价”、财政重整等话题多次登上热搜。在这样的情况下,鹤岗为何能获批建机场,又为何非要建机场呢?
要知道,这座城市的GDP过去十年一直在波动之中,最近两年又开始收缩,去年GDP跌至376.3亿元。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鹤岗市统计局
人口方面,鹤岗和很多东北城市一样,不再公布常住人口数据。
从其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鹤岗2010年至2020年常住人口减少了16.7万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其中长春有吞并公主岭之缘故
如果按照经济规模与人口情况,鹤岗很难获批机场。
但现实是,已经获批,而且即将全面开工建设。
其背后的逻辑 在于。
第一,鹤岗建机场,和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需求密切相关。
鹤岗因煤而兴,也因煤而衰。为了实现产业多元化转型,鹤岗一方面向“非煤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石墨产业。
2024年,黑龙江石墨提纯中心建设完成,开发出纯度达99.99995%以上的超高纯石墨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五矿石墨一体化、海达负极材料、丰辉石墨选矿、溢祥采矿及深加工等重点项目也在加快推进,全年新增石墨深加工产能8万吨。
第二,鹤岗充分发挥森林、界江、冰雪、湿地等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2024年,鹤岗举办了森林半程马拉松赛事,在全国第十四届冬运会上高山滑雪项目夺金近三分之一,“人间烟火色·鹤岗真不错”短视频大赛全网浏览量突破22亿,“不卷的鹤岗真惬意”文旅营销案例荣获国际广告金奖,全年接待游客60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8亿元。
当地媒体早在2017年就指出,“当下的鹤岗,实现城市转型急需便捷的空中交通,沿边开发开放急需畅通的对外通道,发展文化旅游急需高效的航空支撑。”
从交通层面看,鹤岗现有交通体系有待完善。虽说有鹤大、鹤伊、鹤名三条高速公路构成外部交通主骨架,国家一级口岸萝北口岸年吞吐能力50万吨,但航空交通一直是短板。鹤岗机场建成后,将和公路、铁路、水运一起,构建水陆空立体交通格局,融入哈尔滨两小时经济圈,提升区域交通便利性和通达性。
鹤岗机场的建设,对黑龙江东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意义重大。黑龙江东部有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等城市,鹤岗机场能加密区域航空网络,加强区域城市间联系,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快速流动。
第三,战略需要。
在区域协同发展上,鹤岗地处中蒙俄经济走廊,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口岸边境城市,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隔江相望。机场建成后,将缩短鹤岗与国内外大城市的时空距离,为招商引资、产业升级、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鹤岗更好融入区域经济发展。
从国家层面看,机场建设符合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布局。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加大对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优化全国交通网络布局,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所以我们看到,去年以来就批复了多个机场。
如陕西的宝鸡机场。
四川的广安机场。
广东的阳江 机场 。
广州的位于佛山境内的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来源:广州市政府官网
鹤岗机场建设,能填补区域航空运输空白,提升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总结一句话,鹤岗建设机场,一是资源型收缩城市转型需要,另一方面则是战略需要。
按照民航局、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的 《“ 十四五” 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来看,不仅鹤岗要建机场,四平、绥化、娄底、周口、玉溪、临夏、武威、衡水、晋城、淄博、荆门、贵港、广安、商洛、内江等等城市,也要建机场。
其中四川广安机场在去年5月份获批立项,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也在去年年底正式获得国务院的立项批复。
来源:国家民航局
03
苏州的意难平
尽管在上面这份表格中,没有看到苏州的身影,但苏州的希望气若游丝。
2023年8月份国务院批复的《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文件中有这么一句话:
加强巩固环沪机场群发展,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建设南通新机场。持续推动常州奔牛机场、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机场、盐城南洋机场协调分工、特色发展, 开展苏州、宿迁民用运输机场布局深化研究。
来源:江苏省政府官网
这里面提到了开展苏州、宿迁民用运输机场布局深化研究。
提到了苏州和宿迁两座城市,且提到的是民用运输机场而非通用机场。这意味着,苏州在未来,有拥有民航机场的可能性。
机场,一直都是苏州的意难平。
全国范围内,人口超千万、GDP超2万亿的城市,只有苏州没有自家的机场。
而且,GDP十强城市,也只有苏州没有自己的机场。更让苏州意难平的是,GDP十强城市中,有三个城市(北京、上海、成都)拥有双机场。
公开资料显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苏州向中央提出修建机场的要求不下于5次,每一次都被驳回。
这可比宝鸡、鹤岗、阳江等城市谋划的时间长得多。
2019年,苏州曾明确向管理层提出,苏州在航空运输方面需求巨大、增长旺盛,社会各界对建设苏州机场呼声很高。考虑到上海两大机场趋于饱和,恳请支持规划建设苏州机场,并尽早将其列入国家相关规划之中。
这个梦几乎要成真,因为在2020年9月2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官网挂出了“关于江苏省开展品质工程建设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到: 加快推进苏州机场规划建设。
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全网热议,大家都以为苏州终于将拥有自己的机场,但是第二天,文件中的这句话就被删了。
反复的希望换来失望,网友于是给苏州建造了一座机场,“苏州梅友机场”。
如今,在机场建设大浪潮之下,既然官方批复的《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提到了苏州机场的研究,这或许是苏州能否拥有机场最好的机会了。
能否真正如愿,还是个大问号,毕竟阻力仍在。
苏州谋划机场几十年,一直未能如愿, 有一种声音是,阻力来自上海。
考虑到苏州强大的航空需求,上海本身也不太愿意看到苏州建设机场。苏州一旦建设机场,上海不但将失去苏州的航空需求,上海虹桥机场的枢纽地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
2000年虹桥机场传出饱和时,苏州曾提出过机场建设,但没有回音。后来虹桥机场扩建了,不言自明。
2016年,苏州在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吴江方案,想将机场放在沪苏湖和通苏嘉甬铁路交汇处,这个位置可以辐射苏州主城6区和嘉兴,后来嘉兴机场获批,这一空域没线路了,也就不了了之。
后来又提出了淀山湖方案,但这与上海抢客流的意图过分明显,结果可想而知,依旧没有回音。
2020年,为了避开与上海的争夺,苏州提出了常熟沙家浜方案。依旧没有回音。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苏南硕放机场本就是给无锡、苏州共用。
从苏南硕放机场的股权分配来看,苏州市的确参股了, 占股29.3124%。
来源:企查查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这些都不是理由。
要知道,苏州并非是如今谋划机场,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当时谈什么线路饱和。
即便是现在,只要能批,线路都不是问题。
对于工业强城、人口强城、经济强城的苏州,太需要一座机场来奠定自己的最牛地级市地位。
我每次写机场文章的时候,都反复强调过, 当今世界,承载流量的三大利器,一个是海港与内河港,一个是航空港,一个是陆路枢纽。 全球的人、财、物、信息、技术等,都是通过以上三大利器实现流转。
流量的时代中,谁能成为流量引擎,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或者说如虎添翼。
苏州港口通江达海,陆路交通枢纽地位也不弱,唯一欠缺的就是航空港。
苏南硕放机场虽然有苏州参股,但机场位于无锡境内,流量都是别人的,助力不了自身航空经济与产业发展,挂个名有啥用。
尽管《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提到了“开展苏州、宿迁民用运输机场布局深化研究”。
但去年3月份的苏州获批了通用机场,是否意味着民用运输机场缩水变成了通用机场?
抑或是通用机场之后,未来还会有民用运输机场?
答案无从知晓。但可以肯定一点的是,这一轮机场建设潮,是苏州争取机场的最佳机会,错过了这一次,可能真的就无缘机场了。
原创不易,辛苦动一动你的小指头,在文章右小角点个在看、点个赞。欢迎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转载、广告投放、加读者群,加微信:593594349(备注来意,否则不通过)

【推广】项目分享交流群
QQ扫码进群,获取最新项目资讯